立冬当天吃什么传统食物?
立冬当天吃饺子立冬时,包饺子,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,还要蘸醋加烂蒜吃,才算别有一番滋味。
因我国以农立国,很重视二十四节气,“节”者,草木新的生长点也。
秋收冬藏,这一天,改善一下生活,就选择了“好吃不过饺子”。所以《礼记》中有“食瓜亦祭先也”的说法。
立冬当天吃甘蔗
潮汕地区,立冬要吃甘蔗、炒香饭。甘蔗能成为“补冬”的食物之一,是因为民间素来有“立冬食蔗齿不痛”的说法,意思是“立冬”的甘蔗已经成熟,吃了不上火,这个时候“食蔗”既可以保护牙齿,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。
立冬当天喝草根汤
立冬,闽中俗称“交冬”,意为秋冬之交。立冬“补冬”,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,将山白芷根、盐肤木根、山苍子根、地稔根等剁成片,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,捞去根块,再加入鸡、鸭、兔肉或猪蹄、猪肚等熬制。
立冬当天吃糍粑
这一天,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“交冬糍”庆祝好收成。
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,舂得韧韧的,黏黏的,揪成乒乓球大小,细细地揉成团;花生米炒得香香的,磨得细细的,与白糖拌在一起。
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,摆放在大海碗里。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,就像拨浪鼓,所以也叫“拨浪糍”。
做好“交冬糍”,得敬一敬土地神,感谢他慷慨的给予。
2024年数九天气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
数九的含义:数九,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。数九,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(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),每九天算一“九”,依此类推。
所谓“热在三伏,冷在三九”,一年中当最寒冷的时期便是"三九天"。
数九一直数到“九九”八十一天,“九尽桃花开”,此时寒气已尽,天气暖和了。
由于我国幅员辽阔,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,与冬至逢壬日“九九八十一天,九尽桃花开、春深日暖”相对应的只有我国部分地区,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。
1)以冬至算起的话,2024年数九从12月21日(十一月初七)冬至开始。
2)以冬至的壬日算起,2024年数九从12月25日(十一月十一)冬至逢壬日(即壬寅日)开始的。
关于立冬节气季节划分
传统四立法
依据天文划分: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,以二十四节气中的“四立”作为四季的始点。
冬季是以立冬(斗指西北,太阳黄经225°)为始点,至下一“立春”结束。
“立冬”意味着风雨、湿度、气温等,处于转折点上,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。
冬,即“终也、万物收藏也”的意思,立冬后万物开始闭藏。反映了气候、物候等多方面特征。
候平均气温法
依据气温划分:根据气温变化划分,不考虑物候以及降雨量、光照等要素。
划分方法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“候平均气温”法,按候平均气温法划分的四季,以候平均温度(连续5天气温的平均)稳定降到10℃以下为冬季的开始,至候平均温度10℃以上时结束。
入冬,意味着气温已稳定下降到10℃以下,天气寒冷了。